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新闻中心  >  国资动态

    国企只有不断改革才能发展得更好
    发布日期:2014-10-08

    5日早上见到记者时,张姨刚买菜回到家,环保袋内装着一把菜心、几棵葱、4个西红柿、6只鸡蛋和一小袋排骨。

    把东西放到厨房后,她轻松地吁了口气:“每天上下楼梯,能锻炼身体”,“我们这个年纪得吃简单点,节省下来的钱能用来每年旅游一次,长见识。”

    从学生干部到工人,再以工厂干部退休,65岁的张姨见证了共和国的发展,她一直相信“不断改革才能有更好明天”。

    做工人加班钻研生产技术

    1949年在江西赣州出生不久,张姨就随身为南下干部的父母来到广州。从小学到中学,她品学兼优,并在1967年以优秀学生团干部的身份留在广东实验中学当辅导员。

    1969年1月,经过学校分配,时年20岁的张姨进入广州轧延厂工作,成为新中国的一名产业工人。她一生的事业、她的追求和责任,都从这一年起步。

    那是一个单纯而火热的年代。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广大劳动者,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,以艰苦创业和自力更生的精神,在新中国成立的短短20多年时间里,建起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。

    “没有厂房自己建,没有运输工具大家搬东西;早上8点钟上班,大家5点钟就起床工作;几乎每个人都会手拿技术书籍,自动到厂里学习……”

    在学习热潮弥漫的厂子里,张姨也全身心投入,虽然工作是“三班倒”,但她有时的工作是“白+黑”,希望用努力工作尽快掌握一门过硬技术。“工人只要有想法,只要能提出合理建议,厂里都会全力以赴支持。”张姨说。

    张姨说,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到了1980年,广州轧延厂改为广州铜材厂,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铜材加工厂。

    当干部见证国企改革壮大

    由于业绩突出,1984年,张姨被工厂任命为质检部党支部书记,从产业工人成为国企干部。

    令张姨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企改革,“那时,‘脱贫解困’是国企改革的关键词。”

    “广州铜材厂属于老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一个代表。”张姨说,在上世纪80年代末,厂里的工业产值已超过3亿元,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,企业的体制、机制老化,管理落后,人才缺失,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等问题逐渐显现。上世纪90年代初,企业在上级部门的重点扶持下,转制为广州铜材厂有限公司,并实施了大规模的易地搬迁、技术改造工程,在广州市从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占地22.8万平方米的新生产基地。

    “后来厂子归属广钢(广钢集团)管理,拥有国内设计水平最先进的一流设备和生产工艺,是全国三大铜材加工基地之一。”张姨说,这个过程绕不开优胜劣汰、合资破产、工人下岗等问题,但是,经过调整,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,经济效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。

    张姨说,当时她不断向身边的人讲,任何进步都得靠改革,改革总会有“牺牲”。“国企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或缺,要想进步,我认为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是可以理解的,关键做好安排员工等工作。”

    安享晚年寄望国企新发展

    张姨在1999年办理退休离开广铜,每天早起与丈夫到公园散步、打太极。女儿也读了大学,不用夫妇俩操心。“可能压力小了,又呼吸到新鲜空气,没过几年,我的血压就降了下来,因为颈椎突出压迫神经而晕倒的次数也越来越少。”

    如今,张姨每月的退休金有3100多元,丈夫下岗后的各种补贴加起来也有2900多元。由于一家人仍住在单位宿舍,所以没有房贷的压力。

    “两个人加在一起就有6000元,够用了。”张姨告诉记者,他们一家三口每个月的吃用花销大约是2500元,相当于夫妇俩其中一人的工资,另一人的工资可以存起来,“省下来的钱可以每年去省外旅游一趟,增长见识。”她笑着告诉记者,她和丈夫上个月刚从贵州回来,“现在内地很多地方都已经很现代化了,比过去强太多了。”

    回顾过去,张姨认为,广铜所经历的巨大变化正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一个缩影,作为亲历者,她和丈夫都没有后悔或埋怨。“现在,国有企业面临又一次改革,但我们相信,不断改革,国企的明天才会更好。我们应该多一点信心!”